第一二二章 你算计我来我算计你(4 / 5)

史上第一绝境 蓝火机 12524 字 2020-01-17

助于他。”

姚广孝想了想,直视梁俊的眼睛道“殿下无须多虑,贫僧对朱家的情分早在前世已经报完。如今贫僧重活一世,只愿青灯古佛相伴一生,不愿再惹上”

“等等”梁俊赶紧拦住,不能再让姚广孝说下去了。

若是在其他地方,姚广孝哪怕说的再天花乱坠,梁俊也绝不拦着。

但是当着三圣神像的面,梁俊可不敢让他胡说,万一他真这么干了,自己可就是亏大发了。

好不容易遇到一个自投罗网的,管他是什么目的,说什么也不能让他跑了。

“咱们先别说这个,姚先生,有你这句话我就明白了。其实这世上还有比造反更伟大更值得去付出的事情等着你,当然,这事咱们也说,今日咱们俩老乡见老乡,就聊些家常。继续说七皇子梁植的事。”

姚广孝见梁俊这模样,知道他是吃定自己了。

心里也不着急,自己主动来找梁俊,就没想着再投他人。

不管日后如何,先得忽悠着太子把皇帝杀了再说。

梁俊道“其实要说大明朝,以后有机会,我让一位对明史应该很有研究的人和您聊聊。当年您修过《永乐大典》对吧。”

这是梁俊对姚广孝为数不多的印象之一,毕竟当年上学的时候历史书上提到过《永乐大典》。

自己那位博古通今的历史老师还专门说过编纂《永乐大典》和《四库全书》的负责人。

其中姚广孝就是《永乐大典》的编纂负责人。

而《四库全书》的编纂负责人之一,就是和,也就是现在的户部尚书兼军机大臣程经。

梁俊一提到《永乐大典》,姚广孝露出一丝骄傲的神情,毕竟这种千古流芳的事出自自己之手,乃是姚广孝最得意的事。

“殿下谬赞了。”老和尚捋了捋不怎么长的胡须,满脸的自豪。

梁俊心道“看来和尚还是很在意这件事嘛。”

“大明朝灭亡之后,接替的王朝叫做清朝,这清朝也编纂了一部类似《永乐大典》的书籍,叫做《四库全书》,这部书库的编纂人乃是当朝户部尚书程经程军机,日后有机会你和他探讨探讨。程大人应该对明史十分的了解,让他给你讲一讲,老朱家那帮败家子是怎么祸祸您老打下的江山的。”

梁俊一边说一边观察着姚广孝的面部表情,老和尚也就在梁俊说程经的时候有些惊讶。

这惊讶也不过是一闪而过,其他时候反而一脸的淡然。

“这大明朝有俩皇帝,好像是爷孙俩,二十多年不上朝,就在后宫里待着。其中一个是嘉靖皇帝,他好像都不是朱棣的直系后代,我也不是很清楚,还有一个就是他孙子。”梁俊说到这,姚广孝皱了皱眉。

他娘的,明朝有这种昏君,何愁不亡?

梁俊见姚广孝有反应,接着道“这孙子,啊,是嘉靖的孙子,好像是万历皇帝,也二十多年没上朝,结果没传几代,大明就完犊子了。”

姚广孝听到这的时候,已经麻木了。

梁俊左一句明朝完犊子,右一句明朝灭亡,其实就是想扰乱姚广孝的心境,从而让自己露出马脚。

姚广孝对梁俊这一手十分的赞赏,能够在这种情况下,还有心思和自己玩这种心机,眼前这太子有些本事。

“而咱们这位七皇子梁植,就是大明朝嘉靖皇帝,叫朱厚,号称史上最聪明的皇帝。虽然二十多年没上朝,但却把朝堂上的文武大臣掌握在股掌之中。”

梁俊说到这,慢悠悠的给姚广孝倒了一杯茶,若有所指的道“后来的事您想必也听说了,先是被老六,也就是那位天可汗打的一败涂地,最后狼狈离开长安。想要借着雍州之乱重振旗鼓,结果又落在了我的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