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8章 罪己诏(3 / 4)

明末逐鹿天下 风啸木 5209 字 9个月前

晋王李凤鸣在诏书之中向全体国民道歉。

他直言不讳地指出,晋军之所以失败,不是前线将领的指挥失误,不是前线士兵不用命作战。

是他这个国君没有发展好国家,没有注意到武器装备的革新。

让晋国的大好儿郎,用落后的武器应对敌军。

晋国处在巨大的变局之中,绝对不能沉迷于往日的荣光之中。

他们的敌人,也不再是土著部落,而是同为汉人国度的强大国家。

晋王李凤鸣的《罪己诏》,在晋国国内引起了轩然大波。

晋王李凤鸣主动承担了罪责,晋国国内的很多官员,他们就不用背锅。

顾凌军大都督、外交部尚书徐风岩,还有前线作战失败的将领。

他们或是罚俸、或是降职,没有彻底退出官场,保持了晋国政局的稳定。

但晋国的相关政策,却是迎来极大的改变。

晋国彻底放开对于国内商业的管制,任何人都可以自由经商。

晋国同时通过政策引导,给予开工厂的商人更高的地位和更多的优惠。

晋国根据这次作战的经验,对于晋军的指挥,同样进行了重大调整。

晋军将领指挥作战,要充分利用新的技术,无线电报技术与电话技术普及到前线。

晋军的火力不比闽军弱,但晋军指挥不畅,反应速度慢。

这才是战后总结,失败的重要原因。

《罪己诏》的发布,还有晋国政策的转向。

晋王李凤鸣本以为会在国内引起巨大的风波。

他已经安排好军队,随时镇压国内可能出现的反叛。

晋国继续发展的进程,绝对不能因为一小部分人的利益停滞不前。

晋王李凤鸣宁可舍弃掉一部分人,他也不想晋国王室在未来的某一天,成为其他人的俘虏。

他却发现这群人,远没有他想象的那样强大。

根本就不需要出动军队,只需要都察院的御史,携带一纸公文,就能把他们全部拿下。

晋国的普通国民,他们看到晋王李凤鸣的《罪己诏》,对于晋国的支持更加热烈。

他们更喜欢知错就改的君主,而不是高高在上的君主。

闽国、越国、晋国的变化,一直被其余的藩属国所关注。

这三个国家变化,带来的影响,间接影响其余藩属国的政策。

………………………………

桂国玄京王宫之中。

桂王曲天与首相童和贵,正在讨论闽越晋三国。

首相童和贵叹息道:“闽国、越国、晋国不约而同选择通过宣传对立与仇恨,凝聚国家共识的办法。

这对于地区的环境很不利,本来各国就有利益的冲突。

随着仇恨的加剧,各国的矛盾越发尖锐。

这就像是一个不断加煤的高压锅炉,随时都有可能爆发出来。

王上,我国必须提早做好准备。

还好我国北方背靠帝国,国防压力没有那么大。

帝国不理会藩属国之间的战争,我们也不必针对帝国的情况防守。

帝国真想插手藩属国之间的战争,凭借我国的能力,那也根本挡不住。”

童和贵首相想到帝国强大的实力,他就涌起一股无力感。

现在干脆把帝国刨出决策的范围之外。

桂国对于其他藩属国都有一战之力,但对于帝国,他们连一时反抗的机会都没有。

帝国公开报道的战车数量,已经超过一万辆。

桂国地形一马平川,都不需要一万辆战车,只需要一千辆战车,就能直接凿穿桂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