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五章 大胜(1 / 2)

“杀啊,保护闯王,冲啊!”流寇们爆发出最后的勇气,冲着落枣谷的山谷出口猛冲过去。

宋献策居高临下,以便于自己指挥。他知道擒贼擒王的道理,一旦活捉或者斩杀李自成,那么流寇士气顿挫,就能将他们一网打尽了。

奈何,双方战事胶着。别是东宫卫,就算是流寇们自己,都找不到李自成的所在位置。

宋献策灵机一动:“传令下去,你们都喊李自成死了,缴枪不杀。”

不愧是智多星宋献策,他的这条计策一出,东宫卫的将士们纷纷高喊着:“李自成死了,李自成死了,放下武器,缴枪不杀!”

双方混战成一团,李自成麾下的名将,或是战死或是投降。剩下这些残部,在李自成的指挥下奋勇冲锋,意图冲出明军的包围圈。

奈何明军步步为营,在落枣谷杀的天昏地暗。兵不见将,将找不着兵。双方已经胶着成一团,就连流寇们自己都不知道,他们的闯王到底身在何处。

突然听人高喊李自成死了,流寇们无不大惊失色。他们的队伍登时大乱,甚至于有的流寇,真的放下了武器举手投降。

局势开始向着官兵这边倒,宋献策心中暗喜。可谁知,流寇们在经过短暂的惊慌过后,突然嗷嗷叫着猛扑上来:“宋献策死了,明军败了!宋献策已死,还不快快投降!”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流寇们同样打出了宋献策战死的口号。这一下,轮到东宫卫的将士们傻眼了。

双方混战一团,同样有大多数官兵找不到宋献策的指挥所在。听到有人喊宋献策死了,东宫卫有的将士也难以分辨。

这边喊着李自成死了缴枪不杀,那边喊着宋献策死了快快投降。双方再次的混战起来,而身负重伤的严忆霜在听闻这个噩耗,禁不住眼前一黑。她不确定,宋献策是不是真的死于流寇之手。

失魂落魄的严忆霜,只是挥舞着长剑胡乱砍杀,混不知自己已经身在何处。一颗心砰砰直跳,左臂的伤口不住的滴血,鲜血落在脚下的土地,如一朵朵盛开的红色花朵...

流寇们再次的爆发,被围住了的他们知道,若不拼死杀出一条血路,他们必死无疑。

于是,没开门再次往西南角拼命冲杀,东宫卫的将士再也抵挡不住。

终于,西南角缺口打开。流寇们终于杀出了一条血路,眼看着,他们就要突围而出。

突然,马蹄声响锦旗招展,震耳欲聋的呐喊声自远而近。就在这个时候,明军的援兵终于到了。

振威营的孔祥鑫,显武营的胡军部几乎是同时抵达。援兵的到来,瞬间扭转了局势。

“堵住,堵住缺口,快!”振威营的孔祥鑫一到,便迅速指挥部下,堵住山谷的缺口。

除了天赋异禀的家伙们,没有谁是天生的会打仗。能打仗会打仗,还要打胜仗,这些都是战场上磨练出来的。

只有在战场上不断的淬炼,才能铸就一代名将。毕竟,如霍去病这样的不世出的人才,如凤毛麟角百年难求甚至于千年不遇的。

大多数名将,都是从一路开始的战场历练,逐渐成长的过程。

振威营的孔祥鑫,在追随朱慈烺平寇的道路上,逐渐的显现出自己超群的指挥能力。作为朱慈烺最器重的将领之一,孔祥鑫确实也不负所望。

流寇们再次被堵了回去,振威营和显武营迅速占据了地理优势。明军的士气大振,流寇们天大的本事,此时也已经回天乏术。

李自成麾下的名将,他的侄子李过看到败局已定,忍不住长叹一声,扔掉了手中的兵器。

李过,本名李锦,字补之,号赤心,陕西米脂人。明末名将,为大顺政权主要将领之一,闯王李自成的侄子,绰号“一只虎”。

少从李自成造反,曾大败名将孙传庭于潼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