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8章:返程归途(1 / 2)

大明宫。

婀娜身段,伴着悠扬钟鼓声乐,摇曳生姿。

台下,时不时传来一声声掌声,夹杂苍老的叫好声。

“太上皇,面食已煮好。”

太监靠近那尊苍老的身影,放好陶碗,轻声提醒。

身影挪了挪,拿起银箸挑起面条,悉心搅拌。

闻着那散发着浓香的面食,李渊忍不住赞叹一声。

“这定北侯也是吝啬,这般美食要不是朕的乖孙呈上,只怕这一世难享受这等美食了。”

“人呢?回来了吗?”

太上皇一句这一世,只让身旁的欧太监有些心慌,急忙道。

“太上皇乃是金龙之躯,万寿无疆。”

“听闻定北侯和晋王已然返程,想必不久便会到达长安。”

“到时候太上皇想吃什么,便召见定北侯前来蒸煮便是。”

自从这李渊被逼宫之后,便远离朝堂。

吃喝玩乐,安享荣华便成了日常。

这些服侍的宫女太监们,也自然投其所好,平日的言语也自然离不开享乐的话语。

苍老的身影,挑起一撮面条送入嘴中,抬起头来,缓缓道。

“听闻朕的乖孙,在这次青州危难之中,挺身而出,成为第一个品尝油炸飞蝗的人,可有此事?”

身旁的太监不知李渊从何处得来的消息。

蝗虫乃是污秽之物,金贵之躯的皇子吃食这等害虫,只怕眼前的太上皇定要心疼子孙,定要大怒。

想到此处,太监紧锁着眉头,心念斗转之间,出口的辞已然偏到了重点。

“晋王此番也是迫不得已。”

“这帮刁民,打着为难皇室的旗号,必然要有人站出来正身……”

“晋王这般做,也是为了皇室的颜面。”

这番话时,太监盯着眼前挑着面条愣神的身影,心中惊慌的砰砰跳个不停,生怕这位太上皇对这番解释有一丝不满意。

事实恰好相反,李渊轻声一笑,道。

“朕确实没想到,朕的孙儿会在危机时刻,为了皇室名誉站出来。”

“治儿这孩子呐,一向很胆的,怕是这般做,下了不少决心,嘿嘿。”

身旁的太监轻轻抹了抹额头的汗珠,心头的那股紧张方才缓缓散去。

“晋王殿下果断英勇,又能掂量起是非轻重,年纪轻轻便有如此担当,实乃大唐之幸。”

李渊挑起面条畅快咀嚼一番,颇有些含糊的道。

“哼!他的父皇一向不看重这儿孩子,只怕这次乃是刮目相看,大为震惊了。”

常言道,隔辈亲。

爷孙一辈会格外亲切,看来这皇室之中,也免不了这个民间俗气。

太监见李渊并未因吃蝗虫一事动怒,反而一脸开心的评价此事,随即附和起来。

“陛下所言甚是,晋王只是才华内敛而已,此番作为,略见一斑。”

耳边的赞同声李渊充耳不闻,咀嚼几口面条,眉头微蹷。

“听闻这青州子民争相抢食蝗虫,也不知是何滋味……”

……

石铺大道。

青州之地那是临海之地,与处于内陆的长安,相隔颇远。

一路上的急行,除了马车后扬起的阵阵黄土烟尘,和酷热的烈日,还有青草禾苗,野花飞鸟,这一切都给李治带来不一样的视觉冲击。

兴奋的子显然没有来时那般的顾虑,对这一切乡野的稀奇似乎都充满好奇。

少年的思维总是这般活跃,戳戳一旁若有所思的唐昊,李治问道。

“姐婿,曾听老师讲述逍遥游时,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可问姐婿你可知这世间有无这般鱼儿?又又无这般如同天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