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赞助资金,而在事件结束之后,组织社会捐款,也能让那些拥有选票的民众瞧见,他们对这座城市的爱,对遇难者的痛,对废墟重建的决心。”“当然了,这些捐款对于富豪,对于你们这些演员、导演、明星来说,其实也是有益的,因为捐款,也是在公众面前刷脸的一种好手段……”好手段?这简直就是恶臭……当然了,罗兰所说的恶臭,指的并不是捐款这种行为。而是组织捐款的那个人,以及通过捐款在公众面前刷脸的手段。罗兰当然知道,‘善’这种字眼,是名人最容易刷声望的渠道了,就比如说去山区支教,去医院探望心脏病儿童,芭莎慈善夜骇人听闻的捐款数字……这些,都是用‘善’在刷自身的声望。但实际上呢?你要是真给了,那也就算了。更多的人是啥情况?去山区支教上摄影课,探望心脏病儿童时顺带捞着个专业摄影团队在楼下街拍,芭莎慈善夜的数字一个月了都到不了位……很多人喜欢用‘善’,来刷自己的逼格,但与此同时,这些家伙却想着空手套白狼。而和这些家伙相比,罗兰收到的请柬,那就真的算是在作秀了。这些明明怕得要死,第一时间撤离,磨磨唧唧回归,收尾之后仍然要体现自身的人文关怀行为,看得罗兰真的是相当无语,那种oliti身上的精致利己主义,更是令他哭笑不得。不过,他其实能理解。因为命和事业,其实都是自己的。而遇难受害者的死者家庭,以及需要重建的洛杉矶,要的是他们的钱。在这种情况下,一边拿钱,一边拿名,也只是一笔交易罢了。而和罗兰之前遇到的《终结者2》交易互换、《小鬼当家2》宣传互换相比,这种姗姗来迟的捐款,声势浩大的宣传,足以称得上是令人作呕了,但——好吧,罗兰承认,在自己给施瓦辛格、斯皮尔伯格他们打了个电话后。他还是跟着这群人,在后面捐了五十万。并且没有让主办方,隐匿自己的名字。是他不想捐吗?不,他能捐,但他不想要这个名。可在和那些大佬打过电话之后,他发现自己,只能要这个名。因为他若是不想蹭这个热度,选择匿名捐款,那只会被愤怒的民众喷的是狗血淋头!因为民众可不管你到底捐没捐了,他们只知道媒体报道中没有你的名字!报道中没有,便意味着你没捐,而你没捐,就活该被骂……即便之后有洗白报道,那这个事情,也会成为你人生履历上的一个污点。因为人们会认为,你是迫于形势压力,在后面补的。而当罗兰让大卫,以自己公司的名义给收款方转账,让助理带着银行打印出来的转账记录,按时前往捐款现场,不想主动现身时,他也终于感受到了,一个人在成名之后,到底要面对什么东西——是经营自身形象?是继续钻研演技?是维护不断扩张的人际关系?还是谋求更好的剧本?又或是和资本搭上线?以上这些都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一定要把脸皮撕下一半贴在另一边——一边二皮脸,一边不要脸。当然这不是让人作恶,更不是让人违法。而是有的时候,一直维持着学校老师所教导的善,也会被人骂。你可以因为心中的愧疚而去做更多的善事,但必要的时候如果不同流合污,那就只能和《攀登者》尚未上映,就收到超过五千五百条的差评一样……被那些家伙掌控的舆论,先扇上一巴掌。一次可能打不死你,但两次三次后,你也就爬不起来了。好作品的确是立足娱乐圈的关键,但再好的作品,也挡不住别人泼来的脏水。不信?迈克尔杰克逊的作品不好吗?可即便是流行音乐天王,也被舆论冲刷的抬不起头!清者自清不假,但人言可畏也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