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四章 到任(2 / 4)

铁血残明 柯山梦 4291 字 2022-11-27

是最近衙门里面的行情人,只能顺着这个方向添柴加火。

“大人高明,但小人有一提议,此夜校设于军中,汰换下来的文书官若是仍在夜校任教,不免心中有怨气,若是将此种怨气带入教习之中,小人担心影响军心。前次大人说墩堡之中也可读书识字,户房也多次跟承发房提及,俘虏中读书人皆被选走,墩堡回报事项都靠口述,户房实难详查,不如将这些汰换的文书官放入墩堡之中,写文书也罢算账也罢,似比在军中更佳。”

庞雨思考片刻道,“余先生说得有理,便按此批复给吴达财。”

“这里还有一件要事,是俘获的那些流寇……流民,宿松战后俘获共计三万九千七百余人,经各房各坊挑选合共二千一百余人,沿驿路建墩堡十三处,入墩共计一万二千余人,剩余两万的皆在宿松,按史道台的意思,每日供粥一顿,然后由各县安置,宿松苟知县只给了一次一百石粮,安庆府给了两次共计两百石,其余都是我守备营支应,大人说不禁去留,但此去数月,仍有一万四千滞留宿松,眼下皮知府离任,各县不愿安置一直拖延,向史道台行文数次,至今未给回复,恐怕只有请大人亲自去说。”ǎp.kāΝsHμ⑤

庞雨回忆了一下,俘虏处置当时史可法确实是这样说的,庞雨是需要区别挑选里面可用的人才,暂时便养在宿松。由于数量庞大,没有那么多军队看管边界,可能其中很多贼子乘乱跑了,各房挑选完后剩下的都是老弱病残,在宿松一天一顿粥也不愿走。

这些人体力不佳,即便是种地短期内也出产不了粮食,对谁都是负担,更不用说还是流寇,庞雨的甄别也不可能把关系都查清楚,说不定还有亲友在宿松一战被杀,对于各县都是负担,自然大家都不愿意接收,但放在那里空耗粮食不说,安全上还是隐患。像左良玉一股脑杀了更是不行,且不说史可法和张国维那里不同意,朝廷里面必定言官弹劾不断,庞雨是需要名声的人,跟左良玉比不了。继续留着吧,就要空耗庞雨大量钱粮。

“本官知道了。”

庞雨挥挥手,余先生也知道此事麻烦,收起刚刚汇报的一摞文书,开门返回外间。

刚把茶杯端在手上,庞丁已经带着江帆出现在门前,庞雨连忙放下茶杯,招手让两人进来,江帆亲自赶回安庆,必定是南京有要紧事。

江帆施礼后低声道,“大人,温体仁确实去职了,眼下已经离京。”

庞雨沉稳的点点头,这可能是数年来朝廷最大的变动,整个朝局都会受到此事的影响。若是半年之前,庞雨会兴奋得跳起来,因为温体仁拿办钱谦益、调查复社这两件,都把他牵连在内,但宿松一战之后,庞雨有军功在手,已摆脱了漩涡。但经济上仍需要依靠东林和复社,特别是银庄下一步在江南的拓展,所以温体仁此事对庞雨仍是大事。

“据闻是钱谦益找上曹化淳,东厂拿了举告钱谦益的两人,又牵连出了蔡奕琛为背后指使,温体仁便有了结党之嫌。”

“首辅还比不过太监,那南都形势如何?”

“东林和复社弹冠相庆,不光他们,阮大铖、马士英等人都派人入京打探,想要乘机复起。”

“这样就弹冠相庆了。”庞雨轻轻敲着桌面,“可确定温体仁是一个人去职,还是温党一起免了?”

“只有温体仁一人,薛国观还入了阁。”

“只免一人,谁接任的首辅?”

“是张至发,之后吏部推举七人候补阁员,皇上定的是刘宇亮、傅冠和薛国观。几人都不是东林,属下以为,皇上还是想用孤党。”

此事庞丁上了茶,江帆道谢之后接着道,“但南都各路人等仍以为东林将掌权,近日想通过刘若谷跟大人见面的不计其数,甚至那复社